个人会员 | 管理员
中国热带作物学会“剑麻产业与技术发展路线图研究”获中国科协学科发展项目资助
    作者: 学会学术部   来源: 中国热带作物学会  日期: 2020-09-09   点击: 我要分享  

据中国科协网站公示信息,中国热带作物学会联合常务理事单位广东农垦热带农业研究院有限公司申报的“剑麻产业与技术发展路线图研究” 项目通过公开申报,资格审查,专家评选等程序,获中国科协学科发展项目资助。


中国科协学科发展项目是为进一步充分发挥全国学会在强化学术引领、推动学科发展中的独特作用而组织实施。目的是组织全国学会联合相关高校、科研院所等总结学科发展成果、研究学科发展规律、预测学科发展趋势,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和有机发展,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科体系;探究学科发展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文化特征,推动新兴学科萌芽、促进优势学科发展,为科技工作者明确重点研究领域提供参考,为党和国家科学决策提供支撑;充分运用学科研究成果推动相关技术和产业发展, 推动科技经济融合。



背景知识


剑麻又名菠萝麻,龙舌兰科龙舌兰属,是一种多年生热带硬质叶纤维作物,原产于墨西哥,现在主要在非洲、亚洲、拉丁美洲等地种植,是当今世界用量最大,范围最广的一种硬质纤维,是一种具有极高利用价值的经济作物。剑麻纤维具有坚韧耐磨、质地刚柔、富有弹性、低温下不会硬化脆断、不霉变、耐腐蚀、无毒、无过敏、无污染、防静电等特点,故而被应用于多种领域。我国是剑麻种植和生产加工的主要国家之一,国内种植区域集中在广西、广东、海南、云南和福建等省区,据农业农村部2017年统计,我国剑麻种植面积达38.87万亩、居世界第9位,年产量达9.28万吨、居世界第2位,单位面积产量达285.31公斤/亩、居世界第1位。

近些年,随着美国、欧洲、中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限塑令的发布,以及人们对剑麻纤维特性的认识和环保意识的增强,回归大自然的呼声日益高涨。据资料显示,全世界每年对剑麻的需求量约为80万t,而世界剑麻纤维年产量约40万t左右,国产剑麻纤维只能满足国内需求的30%,这种短缺状况还将继续加剧。及时开展剑麻的技术发展路线研究,能够为剑麻产业的未来发展明确基本脉络,为剑麻产业的发展指明方向,对剑麻产业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附件:2020年度中国科协学科发展项目承担单位.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