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机构会员部 | 来源: 中国热带作物学会 | 日期: 2024-12-31 | 点击: | 我要分享 |
郑少泉研究员是我国龙眼和枇杷学科的学术带头人。长期从事果树资源、育种和栽培研究,其创造性贡献、学术成就、学术影响、科研品德和产业贡献,得到了政府的高度认可,社会的广泛好评,同行的一致称赞,被评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国家“万人计划”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获福建省科学技术重大贡献奖。主持获国家科技奖二等奖1项、省科技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
一、建设运行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龙眼枇杷基因库,创建了种质鉴定评价技术体系和标准,筛选和创制了熟期、果色、香型各异的新种质130份,奠定了种质基础。
二、育成满足不同时期、不同市场需求的龙眼枇杷系列新品种46个,引领世界龙眼枇杷育种方向。开创龙眼杂交育种先河,育成国际上第一个杂交新品种‘冬宝9号’;育成全世界最早熟的‘三月白’枇杷和最晚熟的‘香妃’枇杷,解决了夏秋季无法生产枇杷和高温季果实易发生“落皱灼”的产业难题。
三、上世纪90年代初,率先研发出的矮化栽培、果实套袋等枇杷栽培关键技术,至今仍在全国产区广泛应用,实现了优质丰产轻简栽培。
通过良种良法和区域布局,实现了枇杷鲜果四季供应,龙眼鲜果采收期延长3个月,经济效益超百亿元,推动了我国龙眼枇杷产业的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