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会员 | 管理员
关于推荐第一届中国热带作物学会科学技术奖励的通知
    作者: 管理员   来源: 中国热带作物学会  日期: 2017-08-22   点击: 我要分享  

                                            中热学字〔201723

国热带作物学会各专业委员会、工作委员会,省级热带作物学会,相关单位:

为奖励在热带作物科学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充分发挥社会科技奖励在促进热带作物科技进步中的激励和导向作用,推动我国热带作物科学事业发展,根据《中国热带作物学会科学技术奖励章程》规定,决定开展第一届中国热带作物学会科学技术奖励的推荐评选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推荐范围

(一)科技进步奖

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类成果应阐明自然现象、特征和规律,有重要原创性科学发现;技术研发与示范推广类成果应解决产业发展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并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科普类成果应有重要影响,并有显著的社会效益。

(二)杰出贡献奖

在热带作物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新技术示范推广等方面做出重大贡献的科技工作者。

(三)青年科技奖

在热带作物科学研究、科学普及、科技成果推广转化等工作中取得创新性成果或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

二、推荐条件

(一)科技进步奖

1.被推荐成果为非涉密项目,不存在争议,未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

2.多个单位共同完成的科技成果,由第一完成单位申报;

3.主要完成人和主要完成单位限额分别为:一等奖15人、10个单位,二等奖10人、7个单位。

(二)杰出贡献奖

被推荐人须为在职职工。

(三)青年科技奖

被推荐人年龄要求:男性不超过40周岁(197711日以后出生);女性不超过45周岁(197211日以后出生)。

三、推荐渠道

具有中国热带作物学会科学技术奖励推荐资格的单位包括:

(一)中国热带作物学会所属专业委员会、工作委员会;

(二)省级热带作物学会。

本次具有推荐资格的单位见附件2

若申报奖励所属学科领域无对应的推荐单位,所在省区也无具有推荐资格的省级热带作物学会,则申报单位可将申报材料直接报送至中国热带作物学会奖励办公室。

每一奖项只能通过一个渠道推荐,不得重复推荐。

四、推荐程序及相关要求

(一)申报单位于920日前(指材料送达日期,逾期不予受理)向推荐单位报送以下材料:

1.中国热带作物学会科学技术奖励推荐书(附件3-5)原件(一式3份)及其电子文档;

2.相关附件材料纸件(一式1份,单独装订成册)。

附件材料应包括:

1)技术评价证明:科技成果鉴定证书;科技计划项目验收报告或意见;授权发明专利证书、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植物新品种权证书等知识产权证明;授权部门的检测报告;国内外同行认可评论、评价证明或文章等(复印件)。

2)应用证明及效益证明:由成果应用单位出具的应用该项成果的证明材料。可根据情况,提供重要的、有代表性的应用证明(原件)。

3)科普证明:公开引用或应用证明、科普作品质量的证明、以及有助于科普作品评审的其他证明材料(复印件);科普成果应提交1套科普作品(原件)。

4)其他证明:重要获奖证书、发表论文首页、专著首页及版权页等(复印件)。

(二)推荐单位对申报材料进行形式审查,组织专家初评,并按奖项类别分别排序。

(三)推荐单位于1010日前(指材料送达日期,逾期不予受理)向中国热带作物学会奖励办公室报送以下材料:

1.中国热带作物学会科学技术奖励推荐书(附件3-5)原件(一式2份)及其电子版;

2.相关附件材料纸件(一式1份);

3.《推荐汇总表》原件(一式1份)及其电子版。

(四)各推荐单位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加强对奖励申报工作的宣传,保质保量地完成推荐和初评工作。推荐单位的依托单位要对奖励的推荐和初评工作给予人员和经费支持。

五、联系方式

中国热带作物学会奖励办公室

联系人:李海亮

  话:0898-66960169

  箱:cstcxsb@126.com

  址:海南省海口市学院路4

 

    附件:1.《中国热带作物学会科学技术奖励章程》

  2.中国热带作物学会科学技术奖励推荐单位一览表

  3.中国热带作物学会科技进步奖推荐书

  4.中国热带作物学会杰出贡献奖推荐书

  5.中国热带作物学会青年科技奖推荐书

  6.第一届中国热带作物学会科学技术奖励推荐汇总表

 


                                                            中国热带作物学会

                                                             20178月22日

 


      附件热学字〔2017〕23号(PDF格式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