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学会学术部 | 来源: 中国热带作物学会 | 日期: 2018-10-27 | 点击: |
10月23日-26日,2018年全国热带作物学术年会在厦门召开。来自全国各地从事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教学、生产和管理的58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围绕“做强做优热带高效农业,服务热区乡村振兴”开展学术交流,分享我国热带作物和相关学科领域最新科技创新成果。
大会现场
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春江,福建省政协常委柯少愚,福建省科协副主席尤民生,福建省农科院院长翁启勇,中国热带作物学会副理事长、海南省农科院院长张治礼,副理事长、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副院长郭安平,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刘国道,副理事长、云南高原特色农业产业研究院副院长范源洪,副理事长符月华、钟广炎等领导和嘉宾出席开幕式。大会由中国热带作物学会副理事长刘波主持。
签署协议
开幕式上,翁启勇院长代表承办单位致欢迎辞。他指出,福建具有丰富的物种资源、类型多样的立体气候生态条件,以及独特的区位优势,热带作物产业呈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近年来,福建省农科院在热带作物科学研究和示范推广方面开展了系列工作,成效显著。他希望,福建省农科院与相关研究机构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进热带作物产业发展。
尤民生副主席在致辞中指出,福建省科协是福建省科技工作者的群众组织,始终坚持“四服务”的职责定位,积极组织开展学术交流、科技创新,为福建社会经济发展和科学进步与普及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他表示,福建省科协将与中国热带作物学会加强合作,为促进热带作物科技创新和福建农业农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贡献力量。
刘国道副理事长在讲话中回顾了中国热带作物学会40年来的发展历程以及取得的成就。他表示,中国热带作物学会将以在2017年度全国性学术类社会组织评估中被评为4A等级、获得世界一流学会建设项目申报资格等作为跨越式发展新起点,持续推进改革与创新发展,助推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一是打造高端学术品牌,加快提升学术引领力;二是构建高端智库,主动服务创新驱动发展和乡村振兴;三是深化“三评”改革,激发创新创造新动能。
开幕式上,举行了中国热带作物学会成都服务站、福州服务站签约暨授牌仪式,以及中国热带农业对外合作发展联盟揭牌仪式。
中国热带作物学会成都服务站由中国热带作物学会和四川国光农化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共建,将充分发挥学会的人才、组织、学科优势和公司的产品、技术、市场优势,搭建产学研协同创新、共同发展平台,切实解决企业战略发展、技术推广、产品研发中遇到的难题和瓶颈,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主动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区域发展战略,促进区域产业转型升级。
中国热带作物学会成都服务站揭牌
中国热带作物学会福州服务站由中国热带作物学会和福建省乡村休闲发展协会合作共建,重点就森林生态休闲开发与科学普及、果园生态技术示范推广等,共同开展技术攻关、人员交流、技术推广、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建设,通过创新协同合作新机制,促进新技术、新成果推广运用,推动科技进步与创新驱动发展。
中国热带作物学会福州服务站揭牌
中国热带农业对外合作发展联盟是由中国热带作物学会和全国热带农业科技协作网牵头成立的专业联盟,由热区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涉农企业及境外行业商会等26家单位共同发起,围绕热带农业国际科技合作创新、支撑与服务热带农业走出去、热带农业农村人力资源合作开发、热带农业科技人文交流等四大重点任务,致力于搭建合作平台、创新合作机制、拓宽合作领域,支撑和服务我国热带农业走出去。
中国热带农业对外合作发展联盟揭牌
此次年会规模空前,内容丰富,是热带作物科技领域的盛会。中国工程院赵春江院士,中国科学院胡松年研究员、傅向东研究员,华南农业大学陈厚彬教授,福建农林大学郑宝东教授,浙江大学高中山教授,福建农科院黄敏玲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卢江教授,南京农业大学张绍铃教授,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所徐明岗研究员等国内知名科学家应邀作大会报告,会议设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组学与生物工程、耕作栽培与生理生态、病虫害防控与绿色农业、农产品储藏加工与质量安全、农业经济与信息、热带农业国际交流合作与科技创新7个专题论坛,110多名专家学者在专题论坛做主旨报告和专题报告。会议评选出优秀专题报告18个,专题论坛优秀组织奖4项,优秀会议论文10篇,优秀墙报4篇。
大会报告现场
专题论坛现场
此次会议由中国热带作物学会主办,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承办,四川国光农化股份有限公司和《热带作物学报》编辑部协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