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助力服务国家种业科技自立自强,充分借鉴和学习国内同行经验。2024年12月13日,中国热带作物学会热带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专委会、薯类专委会、牧草与饲料作物专委会,联合支撑单位采用线上线下相关结合的方式举办以“种质资源服务农业产业新质生产力”为主题的“种质资源与育种”学术研讨会。
13日上午,9位国内种质资源领域的知名专家到会交流指导,他们分别是来自:华中农业大学叶志彪教授作了“番茄种质精准鉴定推动基础研究和品种改良”、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理事会主席崔野韩研究员作了“加强植物品种保护,助力乡村振兴”、中国农业科学院周永锋研究员作了“葡萄全基因组智能设计育种”、中国农业大学马男教授作了“现代月季的起源与育种历史”、中国农业科学院蒋琳研究员作了“农业动物种质资源多样性与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华南农业大学夏瑞教授作了“荔枝花果发育研究”、海南大学王守创教授作了“Multi-omics for plant metabolic diversity and environmental adaptation”、中国科学院雒昊飞副研究员作了“田菁基因组学研究”、中国科学院王富强博士作了“田菁倍性育种及转基因育种技术”的主旨学术报告。
13日下午,10位专家分别作了学术报告。分别是:王琴飞作了“木薯叶自然发酵中蛋白质降解机制及其抗氧化肽的挖掘”、李亚梅作了“秋石斛高效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及应用”、施力光作了“ 儋州鸡重要经济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及候选基因挖掘”、王加宾作了“牛大力的比较基因组学与适应性进化研究”、于仁波作了“Light promotes MAP30 transcription via McHY5/McPIFs antagonistic regulation in bitter gourd”、作了“象草适应低磷胁迫的分子机制研究”、陈程杰作了“园艺作物功能基因组研究与实践之食赏两用菠萝育种”、陈晓鹭作了“不苦不益智?形态、显微结构、风味和代谢组研究”、高玲作了“现代种业创新背景下品种测试技术研究进展与趋势”、周玉杰作了“盐胁迫对水稻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研究报告。
会议吸引了热带作物资源育种领域60多名科技人员人现场参会、60多人线上参加,报告专家与参会人员就种质资源与现代育种等科学问题及相关先进技术等问题展开热烈交流讨论。